公证故事丨秋日里的锦旗,藏着这些暖心故事……
- 发布时间:2025-10-27

连日来,秋风虽凉
北京多家公证处却暖意融融
近日,几位市民手捧锦旗
先后来到公证处
向帮助他们解决“急难愁盼”
的公证员表达谢意
这些锦旗背后
藏着怎样的暖心故事
……


“不用折腾老人,还能又快又好,公证处真是帮了大忙。”王先生反复道谢的同时,将一面绣着“公证春风化细雨、服务温暖似家人”的锦旗送到了东方公证处公证员张杨和助理王笑寒手中。

自王先生母亲去世后,一家人因继承存款犯了难。高龄的姥爷行动不便,出门办理公证实属艰难,若申请上门服务又担心额外开支。两难之下,王先生抱着试一试的心态来到公证处咨询。
得知情况后,公证员第一时间梳理案情,结合小额遗产继承公证相关规定寻找最优解。经确认,王先生母亲名下存款金额在5万元以下,符合小额继承简易程序的适用条件——无需所有继承人到场,由一位或数位继承人到公证处办理即可。整个流程无需老人奔波,且不产生任何额外费用。
困扰多日的难题迎刃而解,王先生一家最终顺利取出存款。



这面锦旗送来后仅四天,正在值班的公证员张杨再次收到锦旗。这面写着“人民公仆、公证为民”的锦旗背后,藏着一段因“多问一句”而化解家庭潜在隐患的温暖故事。

此前,张女士陪同弟媳来到公证处,办理去世弟弟的继承公证。手续顺利办结,二人准备离开时,公证员并未就此结束服务,而是主动问道:“您父母的遗产,是否考虑着手办理继承手续呢?根据法律规定,弟弟后于其父母去世,他本应继承父母遗产的部分已经发生了转继承。”
这句话点醒了张女士,她从未想过父母遗产会因弟弟离世发生转继承,进而牵扯弟弟的继承人。为尽快解决潜在风险,张女士在与弟媳沟通后将父母房产的继承事宜也妥善处理完毕。
“正因为有公证员的专业提醒和指导,才帮我们提前避开了麻烦。”张女士特别感激。公证员真诚表示:“为民服务,我们始终多走一步,不仅为办好眼前事,更要主动帮当事人预判和解决往后隐患。”



“邢公证员,太感谢您了!”近日,在正阳公证处CBD便民服务点,李女士激动地迎了上去,拉着公证员邢思哲的手连声感谢,并将一面绣有“依法为民解难事,真情温暖感人心”的锦旗郑重取出,“这面锦旗虽不贵重,但代表着我们全家的心意”。

一个月前,李女士第一次走进便民服务点时,还在为家里的遗产继承问题愁得彻夜难眠。“邢公证员,您看这事儿……我实在是没辙了。”因涉及转继承和代位继承问题,案件实操过程相对复杂。
“李女士您别着急,”邢思哲的语气温和而坚定,“您这案子确实流程上是麻烦点,但肯定能办好。您记一下我电话,再加个办公微信,遇到任何问题,随时联系我。”
准备材料过程中,邢思哲和助理全程协助,耐心接听李女士及其家属的咨询电话,细致回复微信,受理申请后及时出具公证书,第一时间交到了李女士手中。



北京市国泰公证处的公证员王艳、助理杜文广收到当事人彭女士送来的锦旗,称赞两位“热情服务,细致周到”。

原来,彭女士的丈夫突发疾病去世,夫妇俩在北京市怀柔区共有一套房产。彭女士的家庭情况特殊:公婆在其丈夫未成年时已离婚,后均再婚,之后公婆的再婚配偶有的死亡、有的离婚,并且公婆关系十分紧张,从不联系见面。
彭女士很为难,不知如何办理。公证员了解事实后,认真耐心帮助彭女士分析案情,最终帮助确定了继承人范围,也排除了其心中疑虑。按照公证员的思路,彭女士与公婆沟通好了继承一事。
公证员尽快为当事人安排办理公证时间,其公婆也配合办理了手续。公证受理后,公证人员及时调查核实,为当事人出具了公证书。近日彭女士将公证书取走,并将锦旗送来。“热情服务,细致周到”的赞许让公证人员感受到自己的服务得到当事人认可,这是对公证工作最大的肯定。


这一面面鲜红锦旗
一次次真诚致谢
背后是公证人员对
“以人民为中心”的践行
他们用专业化解难题
用细心预判风险
用耐心沟通隔阂
让冰冷的法律条文
在公证服务中变得温暖
真正做到了
公证为民 服务暖心
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