法治进行时丨深化法治营商环境,护航 "一带一路" 法律服务升级
- 发布时间:2025-08-14

北京市近年来持续深化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,通过强化立法供给、规范执法行为、优化政务服务等举措,取得显著成效。
司法行政机关在法治服务保障共建“一带一路”中肩负着重要职责,北京市通过加快培育国际一流的仲裁机构和公证处、律师事务所等,建好“一带一路”法律服务综合平台,切实强化“走出去”企业和公民合法权益保护,为服务高质量共建“一带一路”贡献法治力量。

仲裁作为国际通行的民商事纠纷解决机制,有专业性、高效性、独立性、保密性和国际性的独特优势。仲裁机构通过案件管理体系等系列有效制度,能最大限度确保案件审理及裁决结果的公平正义,为优化市场化、法治化、国际化营商环境提供有力的仲裁支撑。1995年9月28日北京仲裁委员会/北京国际仲裁院正式成立,2018年成为首批纳入最高人民法院"一站式"国际商事纠纷多元化解决机制的五家仲裁机构之一。
值得关注的是,中国仲裁机构在国际上的影响力和公信力正逐年提高。以北仲为例,其国际仲裁案件当事人已来自全球72 个国家和地区,涉及 49 个 “一带一路” 国家,且相关数据每年都在持续增长。
在此基础上,在强化法律服务资源配置方面,北京市推动律师、公证、司法鉴定等行业健康发展。实体平台启用,形成“1+N” 布局,集聚多元争议解决机构和法律服务机构,推进仲裁体制机制改革,取得一系列成果。

随着“一带一路”倡议的深入推进,我国企业纷纷走出国门,参与全球基础设施建设。在这一过程中,公证机构凭借其专业优势,为国企提供了全方位的法律支持。无论是交通、能源还是通信领域,都留下了公证机构忙碌的身影。
郭岳萍是北京市长安公证处业务三部主任,此刻,她正通过视频连线一位身在国外的当事人,审核对方的申请材料,而且全程视频录像。
李女士是一名在国外生活的中国人,出国前,她在房山买了一套商品房,最近,她接到开发商的通知,让她尽快办理收房手续。可是由于个人原因,李女士无法立即回国,于是想办理一份委托公证。
通过查询,李女士得知长安公证处为司法部确定的海外远程视频公证办理机构,曾经办理过类似的涉外公证。
收到李女士从国外快递回来的材料后,郭岳萍通过视频连线一一进行审核确认。

随着“一带一路”倡议的深入推进,长安公证处涉外类公证业务呈逐年飞涨的趋势,出具的公证书在外交部和驻华使领馆拥有较好的口碑和认可度。近些年,据了解,北京市公证机构,不断优化涉外公证服务,积极服务国家“一带一路”倡议。强化保全证据公证,护航知识产权保护,不断推进公证利企便民举措扩维增效。

